top of page

嬉魚祭典 vs 得人如魚

安徽黃山市的一座山村,汪滿田村,在這幾年成為中國社群網站上的春節焦點,每到過年過節,就會看到許多遊客分享到村上的照片,無一例外都是拍攝大大小小的魚形燈籠。原來,這是從宋朝傳承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的習俗,魚燈節,又稱嬉魚燈會


百年歷史的汪滿田村嬉魚燈會。
百年歷史的汪滿田村嬉魚燈會。

晚上,村民在祠堂門口敲鑼打鼓,之後隔著村中小河的兩岸,魚燈魚貫出現在彎彎小徑、大小古橋上「游行」。這些魚燈以竹篾為框架,糊上棉紙,又以手繪畫上紅、綠相間的魚眼魚鱗。有小孩玩耍拿著50公分的小魚燈,還有十多位成人舉起七公尺長的大魚燈,村民和魚燈穿梭在村巷游嬉,希望以魚代表水,祈求傳統木屋免於火災。祭典有如辛棄疾筆下「一夜魚龍舞」,整座村莊將從春節一路慶祝到元宵節,好不熱鬧!


嬉魚燈穿梭在小橋上,就像魚兒游過小河。
嬉魚燈穿梭在小橋上,就像魚兒游過小河。

在這熱鬧的背後,更少不了村民的團結組織,七公尺長、三公尺高的魚王燈,「魚肚」內就要塞入百多支蠟燭,製作起來也要花四五天完成。還有每年籌款、指揮、採購的「魚頭」,更是要代表宗祠處理大小事,甚至包括做直播。因此汪滿田村的年輕人都很願意回鄉過年,因為很少有地方的年味可以比的上這裡。


祭典的成功不僅造就山村的觀光,也讓許多商家將魚燈賣出山,成為炙手可熱的國風裝飾品。網路與年輕化的成功,讓人們看到傳統文化與山野農村復興的希望。


嬉魚燈也成為漢服文化的一個熱門元素。
嬉魚燈也成為漢服文化的一個熱門元素。

但您是否有想過,這些祭典背後象徵的屬靈意義?

作為中國文化的愛好者,我一直很小心中國民間信仰對民俗與藝術品的影響,比如另一個備受喜愛的傳統元素「虎頭鞋」,凡是老虎額頭寫有王字的,就與宗教脫離不了關係,而魚燈的頭上同樣印有王字。讓我們一起為此默想與禱告。

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