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民營企業是救國還是誤國?

  • 作家相片: 記者 CL
    記者 CL
  • 2023年8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2023年上半年,中國的GDP年增率為5.5%(台灣約2%),其中第一季實現「開門紅」,但第二季卻顯示出:出口疲軟、內需不振、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,可見經濟反彈力道未能維持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從中央到地方都加強力道支持民營企業。但實施社會主義的中國,體制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不足,使經營民營企業較為困難。


民營企業提供九成就業崗位,官方不得不予以重視。
民營企業提供九成就業崗位,官方不得不予以重視。

自改革開放後,1981年個體商戶被允許可以雇用7人以下人員,1988年私營企業才獲得合法地位,被定位為「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」。到了1997年,中共15大報告改稱「非公有制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」。



不過2018年開始,中共黨刊又有「消滅私有制」的投稿,另有財經人士發出「私營經濟已經完成階段性歷史重任、不宜繼續盲目擴大」等想法。


並且因為中美貿易戰和疫情,北京更是加強行業監管,使民營企業經營者在本就困難的融資環境,更加缺乏信心。2023上半年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,比去年同期是負成長。不過,民營企業承擔了中國九成以上的就業崗位,官方不得不予以重視。


7月中旬起,中國國家發改委、中國人民銀行便陸續發布相關支持措施。儘管如此,要使民營企業經營者重拾信心、擴大生產,以及政府標案款項能否準時支付,都是中國經濟的挑戰。


代禱項目:

1、求主幫助中國擁有健全的商業制度。

2、求主幫助中國成為你的好管家。

3、求主幫助以營商作為平台的宣教士。點我看「營商宣教」現在進行式。


Commenti


bottom of page